上百万人的隔壁,住着精神病人
作者:陈四美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最近,我和原本不太照面的邻居们关系空前亲密起来。
原因只有一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我所居住的33楼一共四户人家,目前,我们三户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3303的住户、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弄走。因为——这位老太太是个精神病。
01.
老太太身材瘦小,一人独居在我们这座地处郊外的居民楼。几乎整栋楼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精神病”。就连我这个新住户,在搬来的第三天也听到了这样的传闻。
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是3304的老爷子,当时我们在电梯里相遇。老爷子先是礼貌客气的问了问我的居住情况,然后神秘又严肃的告诫我:“千万不要招惹3303的老太婆。她这里有问题。”老爷子冲着自己脑袋指了指。
我半信半疑,却也从此留意起了这位老太太。前三个月,除了偶尔有点惊悚,一切还在可接受的范围。
老太太的独居生活仿佛有些寂寞,白天时常在走廊游荡。有时,你站在电梯口等上行的电梯,老太太会突然由安全出口的门后冒出,站在你身后。有时,听闻电梯运行的响动,老太太的房门会“咯吱”一声拧开,慢慢敞出一条缝,冒出脑袋打量你。
变成一部真正的恐怖片是在10月份。10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我突发“馋病”下楼买零食,却发现电梯门被一个硕大的蛇皮袋挡住了,我挪动了一下,扒开一看——顿时全身的血液凝结在了头部,袋子里的东西毛茸茸且软软的,是一具动物的尸体。
图为电影《黑天鹅》海报
随后老太太用力打开门,用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声音大吼大叫。因为涉及方言,只隐约能明白是类似带有生殖器的诅咒和谩骂。我跳进电梯,落荒而逃,及至一楼,还能听到她的喊叫。
02.
当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我在小区内不停徘徊,纠结是否还要上楼。
我试图跟小区的保安沟通,保安推诿给物业,拨打物业的电话,无人接听。发送微信给小区的“管家”,无人回复。最后,尝试着报了一下警。
警察表示可以记录在案,但鉴于双方并未形成肢体冲突,真的需要出警吗?我犹豫几秒,回答“算了”,只希望警方能向居委会反应。
半个小时后,警察再度来电回访,问我的现状。我告知,已住进宾馆,暂时不敢回住处。电话那头的警察扑哧笑了。他告诉我:“不要害怕,之前你们邻居也报过警,但以往的案情记录中,老太太都没有过严重的攻击行为。”
第二天一早,我尝试再次和邻居、居委会、物业沟通,才发现我的遭遇简直不算什么。据了解,老太太搬来已有两年多,3304的住户因乘坐电梯时需经过其门前,这两年的春天和秋天,但凡出门都要遭遇老太太的无端谩骂(据专家表示,每年春天油菜花开和初秋季节,是精神病人发病的高峰期),严重时还会被对方吐痰。3302的住户家中有孩子和老人,孩子有时在屋内哭闹,曾被老太太用拐杖砸门半小时。就连清洁工阿姨也曾在打扫走廊时,被老太太咒骂为“小偷”。
邻居采取的措施多为向物业以及居委会反映,居委会曾联系其子女进行沟通和协调,最终不了了之。
原因有二:一,其子女并不承认其患有精神疾病,拒绝将其送至医院治疗。二、其子女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平日需要上下班,照料家庭和孩子,每天从市里乘车三四个小时到前来照看并不现实。更深层的原因,他们并不想跟老太太同住,给自己的生活造成额外负担,即便请个保姆照料,他们也推诿说“经济情况不允许”。
物业人员尝试和老太太沟通
这次也是如此,老太太被其家人“训斥”一顿,最后还是独居在此。但三四天后,未曾被介入治疗的老太太病情愈发严重了。她开始一个人在走廊大声吼叫,不停地走来走去,“叽里咕噜”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语,一般断断续续一个小时左右。
10月底的一个上午,她出现了狂躁的症状,用拐杖在走廊猛敲猛打半个多小时,而后将3304放在门口的鞋架上的鞋子全部扔进了电表间。中午,她拦住3302的住户,不允许他们进电梯,将其孩子吓到嚎啕大哭。
邻居再次报警,并神秘兮兮的敲开我的门,小声告诉我,“已联合了楼下几家住户,共同向警方反应”,希望到时我也能作证。
但事与愿违,我们还是对老太太无可奈何。原因是缺少证据。我所居住的楼层走廊并无摄像头,邻居也未想过需要录音和摄像取证,所以老太太是个“精神病”其实除了是整栋楼的八卦外,并无实证。除此,物业也并没有强迫业主搬走的权利。
虽不服气,但本着不懂就靠互联网的科学精神,我搜索了相关资料发现,被精神病人邻居困扰的比比皆是。并且,没有哪一条法律明文规定,邻居有精神问题就必须搬走或强制送医。
03.
比如万能的某乎上,以“精神病人”、“邻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帖子为数不少。而网友的回答多是:惹不起躲得起,搬家吧。
对比这些帖子中的描述,我的遭遇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比如,某用户楼上邻居患病11年,治疗14次,发病时:整幢楼18户所有人的人家全部跺门,乱吼,乱叫;在家里嚎叫扬言““同归于尽”、“**楼9点准时爆炸”,并把整幢楼的电闸关了,把所有外漏的电线、电话线、网线、暖气信号线、ISP的电线盒光纤全部扯断,楼内楼层牌、对联全部揭掉……
某知乎网友所居住楼层被精神病人邻居破坏后的现场
这名网友咨询精神卫生专家得知,对于少数一些处于发病期且具有伤害他人或伤害自身的风险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家属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送患者进行住院治疗。
于是,该幢楼住户报警并要求家属、业主、物业、社区、派出所,几方会谈协商。派出所的意思是,社区和家属出方案,他们可以强制将其送医,但是得有人拿钱。最终决议是,家属筹钱,下午由派出所将其强制送医。但是,随后家属以贫困为由反悔了,声称可以与其同住。事情至今没有结果。
某名为“午餐肉”的用户,邻居长期患有精神疾病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经常在其家门口闹事,谩骂其家人,最近扬言要杀“午餐肉”全家。警方多次调解无效,“午餐肉”只好卖掉学区房搬家了事。
当遇上经过医学确诊且无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事情就更复杂了,公安、民政等部门都只能劝起监护人或者亲属对起约束或就医,而送医是自愿原则。
也就是说,我和我的邻居,想要申请警方或民政局强制老太太送医,首先需要耐性等待她再次发作,并留下其威胁和暴力攻击的录音以及视频证据,向有关提交书面申请,再说服其家属对其进行精神鉴定和评估,然后经过家属同意后,才可能实现。
而据2018年1月,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部门出具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截至2016年底,全国精神病科执业医师有3.1万名;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同时,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亚太地区精神卫生综合评价指数研究报告》估计,我国没有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达92%。
这五百多万精神障碍患者何去何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中指出,我国未来需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源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社区康复体系正在建立,‘重院内治疗、轻社区治疗’的态势没有得到很好改善。
至于,对于处于稳定康复期病人,不少专家方面的意见是:精神病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堪忧,邻居应该多包容多理解,患者具备正常沟通能力和思维意识时,就一些邻里矛盾,可以和患者家属及患者友好沟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老太太的问题显然是没有办法迅速解决了。但她是弱势群体的事情很快得以证明。11月初的下午,3302的住户出门时,发现的老太太晕厥在了走廊内。
一番挣扎后,3302的住户最终拨打了120将其送进医院抢救了过来。据说是心脑血管问题。
事后,3302的邻居跟我唠叨:“虽然可恨吧,却也怪可怜的。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从此,我和邻居们又多了一重心病——除了担心老太太骚扰谩骂,还忧虑孤身一人独居的她,万一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办?
*头图为电影《搏击俱乐部》海报,内文图片系视频或网络截图